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檔案產生時間:2022/3/4 下午 07:57:27
本表如有異動,於4小時內自動更新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人權與民主中進修二
(英文)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開課學期 Semester:110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進修法治
授課教師 Instructor:趙湘瓊 CHAOHSIANG-CHIUNG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NSP47701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分組組別 Section:中進修二
人數限制 Class Size:70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必 學分數 Credit(s):2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一AB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0年12月16日18時42分
民主法治(進修學士班)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編號
Code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1倫理思辨
Ethical Speculation.
》課堂討論與表現
》資料蒐集與分析
》學習綜合表現
2人文素養
Humanistic quality.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3科學素養
Scientific Literacy.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學習綜合表現
4思維能力
The Ability of Reasoning.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學習綜合表現
5語文能力
Language ability.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6身心保健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7民主法治與公民素養
Democratic rule of law and civic literacy.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8社會意識與國際視野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資料蒐集與分析
》學習綜合表現
9美感意識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Herbert M. Levine,1999,政治學中爭辯的議題。王業立、郭應哲、林佳龍譯,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Andrew Heywood著, 2002,政治學新論。楊日青、李培元、林斌、劉兆隆譯,台北:(韋伯)。
奧斯丁.倫尼著,倪達仁譯,1995,政治學。台北:雙葉。
Samuel P.Huntington著,1994,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劉軍寧譯,台北:五南。
Georg Sorensen,1998,民主與民主化。李酉潭、陳志瑋譯,台北:韋伯。
David Potter等著,2000,民主化的歷程。王謙、李昌麟、林賢治、黃惟饒譯,台北:韋伯。
道爾(Robert A. Dahl)著,張明貴譯, 1989。「民主化與公開反對」,《多元政治》(唐山出版社),頁3-17。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張國興,1996,「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台灣社會的變化(1895--1945)」,【台灣史論文精選】,玉山社,頁161-201。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
※賴澤涵、馬若孟(Ramon H. Myers)、魏萼著,羅珞珈譯。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
※吳濁流,1990,《無花果》(前衛出版),第九章-第十三章。
※張茂桂、吳乃德等。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
※王億雯、蔡篤堅,國民年金制度規劃與台灣婦女公民權----一個女性主義觀點的分析與批判,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四期1997年五月,頁,223-245。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人權,這個被近代重視的議題,也在近期的台灣掀起了話題。雖則各說各話,没有對焦,但也讓台灣人民重新思考,幸運搭上「第三波」民主化列車的台灣,普享著民主改革成果的同時,是否應重新定位民主的價值與意義,並讓民主回歸到其本質即是在保障人權。因此,本課程即是針對想要了解台灣民主發展經驗的同學們所設計,我們以深入淺出的議題討論方式,將單元分為台灣民主化的重大事件與社經背景;民主、民主化的意義與人權;民主的轉型;民主鞏固與持久等課題,冀望能協助同學們了解民主的基本理論與概念,使同學們能對台灣的人權與民主發展,擁有完整的認識與宏觀的視野,並能進一步分析、批判當前的爭議性問題。
Human rights,which are modern emphasis, have recently set off topics in Taiwan. 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there is no focus, people of Taiwan can rethink this issues.We are lucky enough to catch the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We enjoy the democratic reform achievements, meanwhile, democratic values and meanings should be repositioned and democracy should return to its essence —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Therefore, this course is for the students who want to learn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in Taiwan. We have 4 subjects: major events in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and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the meaning of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democratic transitio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and lasting and so on. We will discuss these issues in simple ways. This course will assis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the concept of democracy,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and a macro perspective of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Hope they can do further analysis and criticize of the current controversial issues.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從台灣民主化的重大事件與社經背景、民主、民主化的意義與人權、民主的轉型、民主鞏固與持久等課題介紹,再輔以時事資料討論,冀望能協助同學們了解民主的基本理論與概念,使同學們能對台灣的人權與民主發展,擁有完整的認識與宏觀的視野,並能進一步分析、批判當前的爭議性問題。每一個單元主題以一週至三週為限。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日期 Date 課程內容 Content 備註 Note

1

2/21 (一)課程介紹(請參閱授課大綱)
(二) 民主、民主化的意義與人權/ 人權定義與案例
※ 政治學新論,第四章「民主政治」,頁115-146。
※ 政治學中爭議的議題,第三章「民主與獨裁」,頁55-99。
※ 奧斯丁.倫尼著,政治學,第五章「民主政治與威權主義」,頁120-142。※ 民主化的歷程,第一章「民主化的解釋」,頁3-48、第五章「同時期南韓與台灣的民主化」,頁261-286。
3. 民主與人權:
(1)人權定義與案例:與「民主、民主化的意義與人權」單元一起討論:
※ 政治學中爭辯的議題,第七章「人權」
※ 2017年度《各國人權報告》- 台灣部分
  

2

2/28 和平紀念日放假   

3

3/7 (二) 民主、民主化的意義與人權/ 人權定義與案例
※ 政治學新論,第四章「民主政治」,頁115-146。
※ 政治學中爭議的議題,第三章「民主與獨裁」,頁55-99。
※ 奧斯丁.倫尼著,政治學,第五章「民主政治與威權主義」,頁120-142。※ 民主化的歷程,第一章「民主化的解釋」,頁3-48、第五章「同時期南韓與台灣的民主化」,頁261-286。
3. 民主與人權:
(1)人權定義與案例:與「民主、民主化的意義與人權」單元一起討論:
※ 政治學中爭辯的議題,第七章「人權」
※ 2017年度《各國人權報告》- 台灣部分
  

4

3/14 (三) 台灣民主化歷程的重大事件與社經背景
1.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
※ 戴國輝著,台灣總體相,台北:遠流。
※ 張德水, 激動! 台灣的歷史, 前衛。
※ 王育德,1993。臺灣—苦悶的歷史,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第六章「近代化的漩渦中----日據時代(1895--1945)」
※ 張國興,1996,「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台灣社會的變化(1895--1945)」,【台灣史論文精選】,玉山社,頁161-201。
  

5

3/21 (三) 台灣民主化歷程的重大事件與社經背景
2.國民政府來台與二二八事件:(影片)
※ 賴澤涵、馬若孟(Ramon H. Myers)、魏萼著,羅珞珈譯。悲劇性的開端---台
灣二二八事變。
※ 李筱峰,1989。《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自立晚報),第一章「大旱後的
渴求—二二八事件中的政治改革運動」,頁25-54。
※ George Kerr著,陳榮成譯, 1991。《被出賣的台灣》(前衛出版社),第十一至十二章,頁235-268。
※ 賴澤涵等,《二二八事件報告》,行政院。
※ 吳濁流,1990,《無花果》(前衛出版),第九章-第十三章。
※ 林雙不編選,1989,《二二八臺灣小說選》,自立晚報。
※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
  

6

3/28 (三) 台灣民主化歷程的重大事件與社經背景
2.國民政府來台與二二八事件:(影片)
※ 賴澤涵、馬若孟(Ramon H. Myers)、魏萼著,羅珞珈譯。悲劇性的開端---台
灣二二八事變。
※ 李筱峰,1989。《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自立晚報),第一章「大旱後的
渴求—二二八事件中的政治改革運動」,頁25-54。
※ George Kerr著,陳榮成譯, 1991。《被出賣的台灣》(前衛出版社),第十一至十二章,頁235-268。
※ 賴澤涵等,《二二八事件報告》,行政院。
※ 吳濁流,1990,《無花果》(前衛出版),第九章-第十三章。
※ 林雙不編選,1989,《二二八臺灣小說選》,自立晚報。
※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
  

7

4/4 學術交流週放假   

8

4/11 (三) 台灣民主化歷程的重大事件與社經背景
3.威權強勢統治時期與經濟發展:(影片---白色恐怖調查報告)
※若林正丈,1993,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第二章「黨
國體制的確立」,(月旦出版社),頁81-106。
※ 藍博州,1993,《白色恐怖》,楊智出版社。
※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 彭懷恩,1990,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風雲論壇。
※ 蕭新煌,1989,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灣研究 基金會叢書(2),第一章。
※ 王塗發,「戰後台灣經濟的發展」,《台灣史論文精選》,頁387-414。
※ 林鐘雄,1998。「從糖米經濟到科技立國」,《台灣經濟經驗一百年》(三民書局)。
※ 高希均、李誠主編,1995。「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台灣經驗再定位》(天下出版社)。
※ 施建生主編,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9

4/18 (三) 台灣民主化歷程的重大事件與社經背景
3.威權強勢統治時期與經濟發展:(影片---白色恐怖調查報告)
※若林正丈,1993,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第二章「黨
國體制的確立」,(月旦出版社),頁81-106。
※ 藍博州,1993,《白色恐怖》,楊智出版社。
※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 彭懷恩,1990,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風雲論壇。
※ 蕭新煌,1989,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灣研究 基金會叢書(2),第一章。
※ 王塗發,「戰後台灣經濟的發展」,《台灣史論文精選》,頁387-414。
※ 林鐘雄,1998。「從糖米經濟到科技立國」,《台灣經濟經驗一百年》(三民書局)。
※ 高希均、李誠主編,1995。「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台灣經驗再定位》(天下出版社)。
※ 施建生主編,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10

4/25 期中考試   

11

5/2 (四) 台灣民主的轉型
1.反對運動的興起(民主的根苗影片)
※王振寰, 1989, 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二由卷,第一期, 頁, 71-116。
※ 道爾(Robert A. Dahl)著,張明貴譯, 1989。「民主化與公開反對」,《多元政治》(唐山出版社),頁3-17。
※ 李曉峰,1989。《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
※ 傅正,1989,《對一黨專政開火》,頁93-113。
※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1999,《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時報出版)。
  

12

5/9 (四) 台灣民主的轉型
2.威權黨國體制的鬆動/民主與人權(女權)(女人的故事系列---權力遊戲)
※ 楊國樞主編,台灣當前社會問題,巨流。
※ 蕭新煌,台灣的新興社會運動
(五) 台灣民主的鞏固與持久
3. 民主與人權(女權):放在威權黨國體制的鬆動單元一起討論
※政治學中爭辯的議題,第七章「人權」
※ 成露茜、熊秉純,1993,婦女、外稍導向成長和國家:台灣個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四期,頁,39-76。
※ 王億雯、蔡篤堅,國民年金制度規劃與台灣婦女公民權----一個女性主義觀點的分析與批判,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四期1997年五月,頁,223-245。
※ 謝小芩,1993,台灣兩性教育經濟的差異與變遷,當代,第九十期,頁,22-37。
  

13

5/16 (四) 台灣民主的轉型
2.威權黨國體制的鬆動/民主與人權(女權)(女人的故事系列---權力遊戲)
※ 楊國樞主編,台灣當前社會問題,巨流。
※ 蕭新煌,台灣的新興社會運動
(五) 台灣民主的鞏固與持久
3. 民主與人權(女權):放在威權黨國體制的鬆動單元一起討論
※政治學中爭辯的議題,第七章「人權」
※ 成露茜、熊秉純,1993,婦女、外稍導向成長和國家:台灣個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四期,頁,39-76。
※ 王億雯、蔡篤堅,國民年金制度規劃與台灣婦女公民權----一個女性主義觀點的分析與批判,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四期1997年五月,頁,223-245。
※ 謝小芩,1993,台灣兩性教育經濟的差異與變遷,當代,第九十期,頁,22-37。
  

14

5/23 (四) 台灣民主的轉型
3.選舉、民意與民主 / 公民投票的爭議
※ 政治學新論,第十一章「代表權、選舉與投票行為」
※ 政治學中爭辯的議題,第六章「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與民意」
※ 王業立,「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的影響:我國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制度的探討」,比較選舉制度,頁121-133。台北:五南圖書。
※謝相慶,「淺談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革---單一選區兩票制」,國政研究報告,2002 年3月21日。
4.政黨政治的建立(5/23)
※ 政治學新論,第十二章「政黨與政黨制度」
※ 居明正,1992,中華民國政黨體系之分析:1949年至1992年,政治科學論叢,第四期,頁,149-178。
※ 林佳龍。2000。(兩千年總統大選與台灣政黨體系的變遷)。「創造新時代榮耀:國政願景」研討會發表論文,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主辦。國家圖書館(台北),6月27-28。
※ 朱雲漢,1998,《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月旦出版),「從黨國體制到支配性一黨體制:國民黨與臺灣的民主轉型」。

(五) 台灣民主的鞏固與持久
2. 公民投票的爭議:放在選舉、民意與民主單元一起討論
※ 葉俊榮,1999,「公民投票在台灣的適用」,《公民投票興台灣前途》,陳隆志主編,頁125-147。
※ 謝復生,「公民投票:主權在民的體現或民粹主義的濫用?」。
※ 陳隆志,1999,「公民投票、創制複決制度與國家安全」,《公民投票興台灣前途》,陳隆志主編,頁17-26。
  

15

5/30 (五) 台灣民主的鞏固與持久
1. 認同的歧異(影片---地下社會underground)
※ 政治學新論,第五章「國家的概念」
※張茂桂、吳乃德等。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
※ 鄭又平,1995,台灣的族群認同與政黨政治的互動關係,理論與政策,第九卷,第二期,頁,53-64。
※ 王家英、孫同文,1996,國族認同的解體與重構---台灣當前的主體經驗,政治科學論叢,第七期,頁,321-354。1
※ 蕭新煌,1997,「從省籍矛盾到族群差異,從國家認同到統獨爭議—歷史與社會的思辯」,《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
※ 蕭高彥,「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六期,1997年6月,頁1-27。
※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
2. 公民投票的爭議:放在選舉、民意與民主單元一起討論
3. 民主與人權:
(1)人權定義與案例:與「民主、民主化的意義與人權」單元一起討論
(2)女權:與「威權黨國體制的鬆動」單元一起討論
  

16

6/6 (五) 台灣民主的鞏固與持久
1. 認同的歧異(影片---地下社會underground)
※ 政治學新論,第五章「國家的概念」
※張茂桂、吳乃德等。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
※ 鄭又平,1995,台灣的族群認同與政黨政治的互動關係,理論與政策,第九卷,第二期,頁,53-64。
※ 王家英、孫同文,1996,國族認同的解體與重構---台灣當前的主體經驗,政治科學論叢,第七期,頁,321-354。1
※ 蕭新煌,1997,「從省籍矛盾到族群差異,從國家認同到統獨爭議—歷史與社會的思辯」,《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
※ 蕭高彥,「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六期,1997年6月,頁1-27。
※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
2. 公民投票的爭議:放在選舉、民意與民主單元一起討論
3. 民主與人權:
(1)人權定義與案例:與「民主、民主化的意義與人權」單元一起討論
(2)女權:與「威權黨國體制的鬆動」單元一起討論
  

17

6/13 學期考試   

18

6/20 學期考試檢討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配分項目 Items 次數 Times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出席 25%(一)出席率、上課表現與口頭報告(25﹪)
1.小組口頭報告(15%):(每三-四人一組,報告時間約6分鐘)
(1) 近兩週重大時事一則,內容包括事實陳述與評論意見(5%)
(2) 針對自選的課程單元主題內容提出問題並加以回應(5%)
※以上(1)(2)兩項小組口頭報告當天即需繳交大綱, 大綱內容包括主題提問、時事(包括事實及評論)、參考資料來源及小組分工表。
(3)另外各組同學需負責向別組同學提出至少一個主題問題(問題可針對報告者的時事或課程單元內容皆可) ,負責該單元主題報告的小組需回答一個提問。(5%)
2.出席率、上課表現 (10%)
◎自3月7日開始,每單元負責報告的小組成員,需全組成員參與分工任務,並核實呈現小組分工表,未出席者視同未參加小組報告,小組報告(包括口頭及書面)將以零分計算。
◎3月28日前交「匪諜是怎樣做成的」書面心得(可以手寫),成績併入「出席率、上課表現」的10%中。請以EMAIL寄給老師信箱,檔案類型為word檔,作業檔名是「匪諜案-姓名+學號」。此份作業無法補交,逾期視同缺交以零分計算。
平時作業 15%(二)書面作業 (15%):小組作業
1.每一組繳交一分即可
2.內容為口頭報告的時事一則(事實陳述與評論意見)及自選的課程單元主題內容提出問題與小組回答問題,另外小組成員每人完成至少100字的個人參與小組報告心得,前三項的書面報告字數不得少於1500字,另需附上參考書目及小組分工表;繳交時間為口頭報告結束後的下一週。請準時繳交,逾時依比例扣分至零分為止(遲一週扣五分)。
期中考 30%(三)期中考試:4月25日
學期考 30%(四)學期考試:6月13日
配分比率加總 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星期三下午2:00-4:00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 EMAIL:chao2006@gmail.com
聯絡電話 Tel:0935100751 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連絡電話 Tel EMAIL 其他 Others
温先生0988338386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1.請踴躍參與課程討論與閱讀指定資料
2.請準時交報告,報告請勿抄襲,否則以校規論處。
3.若因防疫需求,將改採線上 Google Meet 會議上課,課程代碼:dad-qytg-wpx。以學校行事曆最新公告是否改採線上上課,否則一律以實體上課為主。
視訊通話連結:https://meet.google.com/dad-qytg-wpx
或撥打以下電話號碼:‪(US) +1 515-882-0204‬ PIN 碼:‪747 799 476‬#
4.線上上課注意事項:
(1)請全班同學務要申請東吳科技組gm帳號(@gm.scu.edu.tw)帳號進入Google meet 上課,並以自己中文全名顯示,以方便辨識同學並確認出席情形。
(2)因視訊上課,請注意服裝整齊,要口頭報告或需提問或發言時,請先按舉手再開麥克進行。

十、學校教材上網、數位學習平台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學校數位學習平台 University’s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其他 Others: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