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社會工作理論
(英文)SOCIAL WORK THEORY |
開課學期 Semester:110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社工碩一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鍾道詮 CHUNGDAU-CHUAN
|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MSW60101 |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
分組組別 Section: |
人數限制 Class Size: |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必 |
學分數 Credit(s):3 |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一234 |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1年02月03日19時17分 |
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
編號 Code |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
1 | 強化社會工作者的實作涵養與能力。 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social workers in direct practice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資料蒐集與分析
| 2 | 促使自己和協助他人覺察自我、尊重多元文化及具備關懷本土的涵養。 Promote one’s self-awareness and that of others, respect for multiculturalism, and concern for local issues.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資料蒐集與分析
| 3 | 分析社會政策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policies and solve social problems.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資料蒐集與分析
| 4 | 培養社會工作管理知能與機構領導能力。 Enhance the ability for individuals in social work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in social work agencies. |   |   | 5 | 反映、批判與行動的能力。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reflect, think critically and take action.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資料蒐集與分析
|
|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Healy, K.(2018 [2014])。《社會工作理論脈絡:創立實務的架構》(黃松林等譯)。新北市:心理。 Maclean, S., & Harrison, R. (2015). Theory and Practice: A Straightforward Guide for Social Work Students (Third ed.). Rugeley, UK: Kirwin Maclean Associates.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一、英文 Gray, M. & Webb, S. A. (2009). Social work theories and methods. London: Sage. Payne, M. (2014).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London: Palgrave. Turner, Francis Joseph. (2011). Social Work Treatment: Interlock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中文 Adler, Mortimer J., & Doren, Charles Van.(2003 [1940])。《如何閱讀一本書》(郝明義和朱衣譯)。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Beckett, Chris.(2013 [2006])。《社會工作實務理論:整合運用取向》(洪敏琬譯)。臺北市:洪葉。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和鄭麗珍(2013)。《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四版二刷)。臺北市:洪葉。 |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
本課程以講授、師生討論、個人報告撰寫等方式,讓學生能了解與體會到社會工作理論的建構與運用之美;並試著運用不同理論,針對相類似實務現象,進行檢視、分析、解釋與預測,進而領略理論與實務結合的可能性,並體驗發展自身實務理論的成就。 |
Social work is a profession whose purpose, logic, and underlying rationale differ from those of other professions. This course is organiz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includes introductions, understanding social work context, discourse and theories. The second presents a dynamic model of practice, and discourses shaping practice contexts. The third part presents social work theories for practice. |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
日期 Date |
課程內容 Content |
備註 Note |
1 |
2/21 |
課程介紹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分享研究興趣領域 Introducing yourself and your research interests 討論「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二章與第四章)Discussing “How to read book” 研究提問與問題建構 Asking research questions 批判性思考、及理論視野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指定閱讀】Adler, M. J., & Doren, C. V.(2003 [1940])。《如何閱讀一本書》(郝明義和朱衣譯)。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第二章與第四章) |
  |
2 |
2/28 |
和平紀念日放假 |
  |
3 |
3/7 |
Theory and practice learning 【指定閱讀】Maclean, S., & Harrison, R. (2015)。Section A。 Healy, K.(2018 [2014])(黃松林等譯)。Part I。 |
  |
4 |
3/14 |
Huma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Human development 【指定閱讀】Maclean, S., & Harrison, R. (2015)。Section C, Ch14-18。 【研究報告閱讀】劉香蘭(2019)。掌握變遷中的家庭:家庭生命歷程發展理論與研究反思 [Understand the changing family: Reflections on the family life course development theory]。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23(1),91-130。 |
  |
5 |
3/21 |
Huma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Learning 【指定閱讀】Maclean, S., & Harrison, R. (2015)。Section C, Ch19-21。 【研究報告閱讀】張芳全、詹雨璇(2019)。新北市國中生英語學習文化資本、英語學習焦慮與動機之研究 [A study of cultural capital, English learning anxiety,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n New Taipei City]。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3(1),1-30。 |
  |
6 |
3/28 |
How theory informs assessment 【指定閱讀】Maclean, S., & Harrison, R. (2015)。Section D。 【研究報告閱讀】王珮玲(2009)。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實務操作方法的探討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risk assessment: Exploring the practical methods]。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3(1),141-184。 |
  |
7 |
4/4 |
學術交流週放假 |
  |
8 |
4/11 |
Understanding the context of practice 指定閱讀:Healy, K.(2018 [2014])(黃松林等譯)。Ch3。 【研究報告閱讀】林津如、黃薇靜(2010)。失竊的世代?漢人家庭意識型態符碼與原住民族兒童保護 [The stolen generation? Ideological code of the han family and indigenous child protection in Taiwan]。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59-96。 |
  |
9 |
4/18 |
Understanding the context of practice(續) 指定閱讀:Healy, K.(2018 [2014])(黃松林等譯)。Ch4。 |
  |
10 |
4/25 |
Understanding the context of practice(續) 指定閱讀:Maclean, S., & Harrison, R. (2015)。Section B, Ch4, 5, & 8。 |
  |
11 |
5/2 |
Systems Theories 指定閱讀:Healy, K.(2018 [2014])(黃松林等譯)。Ch6。 |
  |
12 |
5/9 |
Problem-Solving Approaches 指定閱讀:Healy, K.(2018 [2014])(黃松林等譯)。Ch7。 |
  |
13 |
5/16 |
Strengths and Solution Focused Practice 指定閱讀:Healy, K.(2018 [2014])(黃松林等譯)。Ch8。 |
  |
14 |
5/23 |
Critical Social Work Theory 指定閱讀:Healy, K.(2018 [2014])(黃松林等譯)。Ch9。 |
  |
15 |
5/30 |
Postmodernism 指定閱讀:Healy, K.(2018 [2014])(黃松林等譯)。Ch10。 |
  |
16 |
6/6 |
Contexts and organisations An eclectic approach 【指定閱讀】 Maclean, S., & Harrison, R. (2015)。Section G & Section H。 Healy, K.(2018 [2014])(黃松林等譯)。Ch11。 |
  |
17 |
6/13 |
期末口頭報告(一) |
  |
18 |
6/20 |
期末口頭報告(二) |
  |
|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
配分項目 Items |
次數 Times |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
報告 | 2 | 30% | 三、期末報告(口頭部分佔分15%,書面報告部分占分15%) (一)主題:選擇一個社會工作理論或模式分析妳/你曾接觸過的實際案例。 (二)內容: 1.前言:先敘述欲探討的議題、現況與問題描述 2.研究文獻摘要:針對前述議題,據此摘要三篇妳/你感興趣的理論與社會工作實務相關研究文獻(至少一篇英文文獻)。統整闡明此派別在你所感興趣的實務領域中的成效。 3.理論簡介 1)簡述理論面對此實際案例時,對其問題或處境有怎樣的看法與假設。 2)該理論在針對案例進行處遇時的目標、社工員被期待的角色各是甚麼。 3)此理論吸引妳/你之處,及妳/你不同意之處。 4.結論及建議 (三)格式如同一篇期刊論文,需有中英文參考文獻。 (四)期末課堂上先進行口頭報告,於上課結束一週內繳交書面報告。 (五)評分標準: 1.報告中是否含括所有基本內容? 2.報告中各項基本內容的說明是否清楚簡潔扼要? 3.報告中是否運用且整理適當資料,展現對此議題的深度理解? 4.論述與邏輯是否完整、論證層次均衡且有系統、內容彼此關聯整合精確? 5.資料引用:不能抄襲;所有引用文獻均得用自己方式重新表達。 6.用字遣詞清楚、精準;不使用歧視性或傷害性文字;適當使用標點符號。 (六)書面報告格式 1.報告標題請排放在第一行,置中對齊; 2.同學資訊請排放在第二行,靠左對齊,依「學號 姓名」方式呈現。 3.報告內文請依word 的預設格式,亦即文字靠左對齊、12 號字、新細明體(Times new Roman)、單行間距、與前後段距離都為0 行。 4.報告本文之內文夾註、參考書目依APA 規定撰寫。 5.為環保考量,請無需加裝封面。 (七)遲交處理原則 1.本課程不收遲交報告。若有特殊情況,請與教師討論,商量因應之道。 2.未交報告,該項報告以零分計算。 3.除特殊狀況,遲交一週的報告,成績打八折。 | 課堂討論 | 10 | 30% | 二、課堂討論,佔分20% (一)未帶領導讀的同學請於上課前完成指定閱讀,以能參與討論。 (二)未帶領導讀的同學請於約定好的時間前,將該週閱讀素材心得、反思、反思或想法寄給負責導讀的同學。 (三)請注意,內容空泛將不予計算分數。 (四)帶領導讀的的同學負責帶領及催化當次課堂討論。 | 導讀 | 2 | 40% | 一、導讀,佔分30% (一)每位同學負責兩次特定社工理論導讀(依學生人數調整),時間為60-90分鐘。 (二)由同學針對自己興趣,選擇欲探討之理論先加以研讀並製作PPT,於上課前兩天寄給老師。 (三)課堂引言報告及討論重點: 提出各種理論的發展與核心概念,例探討理論運用可能性;或解釋、分析某實務情境中現象。不鼓勵翻譯和摘要,必須結合講授、分組討論、案例應用、影片及文本等多元互動型態。 (四)請於報告二週前與老師討論導讀大綱及題材。 (五)導讀同學請整理同學寄來的資料(下述將有說明),在週二中午前寄交給大家和老師;我們才有時間在上課前過目、思考。也請輪值同學彙整同學意見於導讀資料中。 |
配分比率加總 |
100% |
|
|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週三上午10:00-12:00 |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Q103 |
EMAIL:dcchung@scu.edu.tw |
聯絡電話 Tel:#6367 |
其他 Others: |
|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
連絡電話 Tel |
EMAIL |
其他 Others |
|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
|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
一、關於課程內容有任何問題,請在課間或課後不吝發問或提出您寶貴意見。 二、缺課或請假依學校規定辦理。 |
十、學校教材上網、數位學習平台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
學校數位學習平台 University’s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
其他 Others: |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