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 
	
		|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災害防救與危機治理
 (英文)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CRISIS GOVERNANCE
 | 開課學期 Semester:110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政碩一
 |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左宜恩 TSOYI-EN | 
	
		|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MPO88201 |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 分組組別 Section: | 
	
		| 人數限制 Class Size:20 |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選 | 學分數 Credit(s):3 | 
	
		|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三234 |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0年12月21日22時49分 | 
		
 
  
			| 政治學系(碩士班)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 
		
			| 
		
				
					| 編號 Code
 |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  | 1 | 從事政治學研究的能力 Having skills in doing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外文閱讀
 
 |  | 2 | 強化基礎研究方法的能力 Strengthening basic research methodology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外文閱讀
 
 |  | 3 | 強化瞭解政治思想與政治互動的能力 Strengthening political thoughts and political interaction
 |   |   |  | 4 | 強化瞭解國家體制與政治制度的能力 Strengthening understandings toward national regimes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   |   |  | 5 | 掌握全球脈動及參與國際事務的能力 Knowing global trend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participation.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外文閱讀
 
 |  | 6 | 具備民主參與批判公共事務的能力 Having skills in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 affairs criticism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外文閱讀
 
 |  | 7 | 具備跨領域問題診斷與解決的能力 Strengthening interdisciplinary diagnostic capabilities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外文閱讀
 
 |  | 8 | 強化分析、決策與領導能力 Strengthening  analytical, decision-making skills and leadership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外文閱讀
 
 |  | 
	 
	
		|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 
	
		|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災害管理:13堂專業的必修課程(第二版)。2019。王价巨主編,五南出版。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災害管理與實務。2016。逢甲大學主編,五南出版。
 | 
	
	
		|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 
	
		| 使學生對當前災害防救與危機治理學界之發展歷程有較為具體之了解,並提昇對相關理論、實踐研究之認識。 | 
	
        | Having better understandings toward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crisis governanc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 
	
		|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 
	
	
	 
		|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本課程為研究所程度之進階課程,透過國內外學界所廣泛運用的各項理論及運用各理論而得到不同研究成果之介紹及運用,使學生對當前災害防救與危機治理有更為深入之認識,藉此獲得研究啟發。
 |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 週次 Wk | 日期 Date | 課程內容 Content | 備註 Note |  
				| 1 | 2/23 | 課程介紹與講解 |   |  
				| 2 | 3/2 | 災害管理與風險管理 教材:王价巨主編,第1-2章
 |   |  
				| 3 | 3/9 | 社區韌性與防災教育 教材:王价巨主編,第3-4章
 |   |  
				| 4 | 3/16 | 災害保險與災害演習 教材:王价巨主編,第5-6章
 |   |  
				| 5 | 3/23 | 緊急應變與避難行為 教材:王价巨主編,第7-8章
 |   |  
				| 6 | 3/30 | 危機治理理論 教材:Handbook Ch.3
 |   |  
				| 7 | 4/6 | 學術交流週放假一次 |   |  
				| 8 | 4/13 | 種族與階級的脆弱性 教材:Handbook Ch.7
 |   |  
				| 9 | 4/20 | 期末報告主題討論 |   |  
				| 10 | 4/27 | 企業與災害 教材:Handbook Ch.16
 |   |  
				| 11 | 5/4 | 從公共行政及人類學看災害 教材:Comfort et al. 2012; Sorenson and Albris 2016
 |   |  
				| 12 | 5/11 | 宗教與災害 教材:Feener and Daly 2016; Samuels 2016
 |   |  
				| 13 | 5/18 | 政治、人權與災害 教材:Meeks 2016; Tso and Lin 2022
 |   |  
				| 14 | 5/25 | 臺灣個案研究 教材:Wu and Lindell 2004; Chang et al. 2022
 |   |  
				| 15 | 6/1 | 公部門職能與效率 教材:林柏州、張鎧如,2015;國家文官學院,2021
 |   |  
				| 16 | 6/8 | 災後重建與明星災區 教材:王价巨主編,第12-13章
 |   |  
				| 17 | 6/15 | 繳交期末書面報告 |   |  
				| 18 | 6/22 | 彈性上課 |   |  | 
	
		|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 
	
	
		| 
		
			| 配分項目 Items | 次數 Times |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  | 出席 |  | 20% |  |  | 平時作業 | 5 | 30% | 學生需於課前就該週所指定之英文閱讀教材撰寫1-2頁之書面摘要,內容以介紹該週所指定閱讀之英文文獻重要內容以及評論為主。每位學生本學期共需撰寫5篇摘要,以其中較高之4次分數作為評分依據,繳交期限為當週課堂時間結束前。 |  | 報告 | 1 | 50% | 學生須於期末繳交期末報告乙份,報告形式為文獻回顧,主題須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授課教師將於期中(4/20)與學生討論期末報告之主題及內容走向。期末於任課教師所指定之日期(6/15),所有學生須繳交期末書面報告。 |  
		 
			| 配分比率加總 | 100% |  |  | 
	
		|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 
	
 	
		|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每週二14:00-15:00。請與任課教師事先聯絡約定時間。
 | 
       
   
		|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 研究室地點 Office:D0624 | EMAIL:yetso@scu.edu.tw |  
				| 聯絡電話 Tel:6344 | 其他 Others: |  | 
		
	
     	
		|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 
       
     	
		| 
		
				|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 連絡電話 Tel | EMAIL | 其他 Others |  | 
	
        
     	
		|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 
	
     	
		|  | 
	
	
     	
		|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 
	
     	
		| 一、學生修習本課程時,須事前閱讀當週指定之教材、講義,並於課堂上參與師生討論。 二、授課教師鼓勵學生於課堂提出閱讀教材後之心得,也歡迎提出與教材內容不同之個人看法,但須維持尊重多元意見之課堂討論氣氛。
 | 
	
	
     	
		| 十、學校教材上網、數位學習平台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 
     	
		|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 
		| 學校數位學習平台 University’s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 
     	
		|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 
     	
		| 其他 Others: | 
     	
		|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