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社會思想史
(英文)HISTORY OF SOCIAL THOUGHT |
開課學期 Semester:110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社二A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蕭煒馨
|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SO23601 |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
分組組別 Section: |
人數限制 Class Size:60 |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必 |
學分數 Credit(s):3 |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一789 |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1年03月07日15時46分 |
社會學系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
編號 Code |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
1 | 具備社會學思考的基本能力 The basic ability to think sociologically.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 2 | 具備社會科學研究的分析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 3 | 具備調查、蒐集與分析資料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investigate ,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   |   | 4 | 具備批判社會現象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phenomenon critically.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 5 | 具備全球與跨文化的視野 The views with global and cross-cultural concerns. |   |   | 6 | 具備分析在地與區域社會問題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problems in both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s. |   |   | 7 | 具備關懷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concern and serve society. |   |   | 8 | 具備觀察社會趨勢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observe social trends.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
|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複數作者,《當代文化大論辯》,Jeffrey C. Alexander與 Steven Seidman編選,2019,新北市:立緒 Richard Tarnas,《西方心靈的激情》,王幼如譯,1997,台北市:正中書局 John Locke,《論人類的認識(校勘全譯本)》,胡景釗譯,201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Thomas Hobbes,《利維坦》,莊方旗譯,2021 Jean-Jacques Rousseau,《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張露譯,2019,台北:五南 Immanuel Kant,《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增訂版)》,李明輝譯注,2013,台北:聯經 Claude Levi-Strauss,《圖騰制度》,渠東譯,200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大澤真幸,《給所有人的社會學史講義》,嚴雪雪譯,2021,新北市:衛城出版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
社會思想史是社會學中各種概念的故事,這些概念從神學、哲學、政治哲學、科學等而來,經過大量口語討論與書面陳述,呈現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更甚者,這些概念如何發展、怎麼使用、在什麼情況和脈絡下使用,都是社會思想史涵括的內容。在一個學期的課程要把社會學理論中,各種概念的故事講完,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課程中一時之選的概念,只能大略地描繪出故事的輪廓,其他細節的補完或是上色,就有待大家一頭栽入社會學後再進行了。 |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t concepts in the sociology and where they come from. Actually sociology integrates various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develops its specific viewpoints. These selected concepts in the lecture are limited by the semester. Other sociological concepts which are here excluded, are always relevant and waiting for your attention. |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
日期 Date |
課程內容 Content |
備註 Note |
1 |
2/21 |
課程簡介 |
  |
2 |
2/28 |
228紀念日放假 |
  |
3 |
3/7 |
人文研究 Wilhelm Dilthey,〈人文研究〉,李家沂譯,收錄於《當代文化大論辯》,Jeffrey C. Alexander與 Steven Seidman編選,2019,新北市:立緒。頁40-51。
|
  |
4 |
3/14 |
英國經驗主義 vs. 歐陸理性主義(一):培根與笛卡兒 Richard Tarnas,《西方心靈的激情》,王幼如譯,1997,台北市:正中書局,頁319-341。
|
  |
5 |
3/21 |
英國經驗主義 vs. 歐陸理性主義(二):洛克與霍布斯 John Locke,《論人類的認識(校勘全譯本)》,胡景釗譯,201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Thomas Hobbes,《利維坦》,莊方旗譯,2021,台北:五南。
|
  |
6 |
3/28 |
社會契約論: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張露譯,2019,台北:五南。(頁數待確認)
|
  |
7 |
4/4 |
兒童節放假 |
  |
8 |
4/11 |
啟蒙與理性 Immanuel Kant,〈答「何謂啟蒙?」之問題〉,《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增訂版)》,李明輝譯注,2013,台北:聯經。(頁數待確認) 網路來源:https://jessicaksc.weebly.com/literary-notes/kant-what-is-enlightenment-1784-1784
|
  |
9 |
4/18 |
期中考週 |
  |
10 |
4/25 |
符號 Ferdinand de Saussure,〈符號與語言〉,陳志清譯,收錄於《當代文化大論辯》,Jeffrey C. Alexander與 Steven Seidman編選,2019,新北市:立緒。頁:75-87。 |
  |
11 |
5/2 |
結構主義 Claude Levi-Strauss,《圖騰制度》,渠東譯,200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數待確認)
|
  |
12 |
5/9 |
象徵秩序 Mary Douglas,〈污染象徵秩序〉,黃宗儀譯,收錄於《當代文化大論辯》,Jeffrey C. Alexander與 Steven Seidman編選,2019,新北市:立緒。頁:186-193。
|
  |
13 |
5/16 |
無意識 大澤真幸,《給所有人的社會學史講義》,嚴雪雪譯,2021,新北市:衛城出版。頁:157-179。 |
  |
14 |
5/23 |
性與權力 Michel Foucault,〈性論述與權力〉,黃宗慧譯,收錄於《當代文化大論辯》,Jeffrey C. Alexander與 Steven Seidman編選,2019,新北市:立緒。頁:250-258 |
  |
15 |
5/30 |
後現代 Jean-Francois Lyotard,〈後現代狀況〉,黃宗慧譯,收錄於《當代文化大論辯》,Jeffrey C. Alexander與 Steven Seidman編選,2019,新北市:立緒。頁:398-415。
|
  |
16 |
6/6 |
思想史發展的反思 Richard Tarnas,《西方心靈的激情》,王幼如譯,1997,台北市:正中書局,頁492-529。 |
  |
17 |
6/13 |
期末考試 |
  |
18 |
6/20 |
彈性補充教學 |
  |
|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
配分項目 Items |
次數 Times |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
隨堂考 | 12 | 40% | 每堂課隨堂測驗(40%),除去開學第一週、放假、期中考、期末考,共有12次。考試內容是每次講課內容。
| 課堂參與 | 12 | 60% | 回答每堂課程之問題、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及課堂發言。 | | 1 | | 加分項目:影片心得(片單待整理後再另行公佈)、上課筆記。期末前繳交,學期總成績可獲加分,單項加分最高以5分為限,兩項合計加分最高以10分為限。 |
配分比率加總 |
100% |
|
|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請利用email事先與授課教師預約時間。 |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 |
EMAIL:weihsinhsiao@go.thu.edu.tw |
聯絡電話 Tel: |
其他 Others: |
|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
連絡電話 Tel |
EMAIL |
其他 Others |
|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
|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
|
十、學校教材上網、數位學習平台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
學校數位學習平台 University’s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
其他 Others: |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 |
因第一堂上課時2022/02/21與課堂參與者共同討論,決定將評分方式改為課堂參與與小組討論,免除期中考與期末考。因此修改上課大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