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檔案產生時間:2022/3/4 下午 08:05:28
本表如有異動,於4小時內自動更新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當代中國社會概論
(英文)INTRODUCTION TO SOCIAL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開課學期 Semester:110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社一A
授課教師 Instructor:張家銘 CHANG, CHIA-MING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SO11901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分組組別 Section:
人數限制 Class Size:60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選 學分數 Credit(s):3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四34E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1年01月14日12時00分
社會學系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編號
Code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1具備社會學思考的基本能力
The basic ability to think sociologically.
》課堂討論與表現
》紙筆測驗
2具備社會科學研究的分析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3具備調查、蒐集與分析資料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investigate ,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資料蒐集與分析
4具備批判社會現象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phenomenon critically.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5具備全球與跨文化的視野
The views with global and cross-cultural concerns.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6具備分析在地與區域社會問題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problems in both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s.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7具備關懷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concern and serve society.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參訪表現
8具備觀察社會趨勢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observe social trends.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資料蒐集與分析
》參訪表現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王振寰、湯京平、宋國誠主編,2011,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研究,台北:巨流。
Naisbitt,John & Doris(奈思比),侯秀琴譯,2009,中國大趨勢:八大支柱撐起經濟強權,台北:天下文
化。
張家銘,2006,台商在蘇州: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考察,台北:桂冠圖書。
【隨堂補充】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Wang,Jenn-hwan ed.,2015,Border Crossing in Greater China, New York:Routledge.
Nathan, Andrew J.(黎安友),何大明譯,2006,從極權統治到韌性威權:中國政治變遷之路,台北:巨流。
王信賢,2006,爭辯中的中國社會組織研究:「國家-社會」關係的視角,台北:韋伯文化。
孫立平,2003,斷裂: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陸學藝主編,2002,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陸學藝主編,2004,當代中國社會流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五岳主編 ; 吳建忠等編著,2016,中國大陸研究,台北: 新文京開發。
包淳亮等作 ; 趙建民主編,2016,中國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台北:晶典文化。
●期刊
中國大陸研究
遠景基金會季刊
東亞研究
中共研究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本課程教學目標有二:
(一)對於中國的各種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關係等議題,以及兩岸的複雜關係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二)為兩岸的各種關係和互動,舉凡旅遊、就學、經商、工作、婚姻等實務預作準備,以應不時之需。
The course introduces political,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itions in comtemporary China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in 1978,and focuses o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some significant issues will be explored and discussed especially, for examples political regime and governance, region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arket transition and social oganization, decentralization and formation of civil society, foreign strategy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Besides these, i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lat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to hav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society.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本課程著重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的結構與變遷,內容包括黨政關係與治理、區域與經濟發展、市場與社會組織、兩岸與外交等四大面向,其中涉及中共政治體制、政治菁英流動、城鄉基層治理、經濟發展與結構調整、區域與城市經濟、農業與農村問題、市場轉型與社會不平等、地方政府與發展、社會團體與非政府組織、環境變遷與治理、高教制度與發展、媒體產業與政治、兩岸政經互動、台商投資與發展等重要主題。這些主題逐週彈性由教師講演按進度進行,並安排關於中國大陸事務行政及研究機構參訪,以及相關人士或專家主題演講。另外,要求學生採團體或個別方式進行有關主題的作業或報告。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日期 Date 課程內容 Content 備註 Note

1

2/24 課程簡介   

2

3/3 第一篇 中國崛起與影響
中國大趨勢-8大支柱撐起經濟強權
  

3

3/10 第一篇 中國崛起與影響
中國崛起及其未來-觀點與爭議
中美貿易衝突
  

4

3/17 第二篇 黨政關係與治理
中共政治體制、政治菁英流動
  

5

3/24 第二篇 黨政關係與治理
軍事與國防安全、or 城鄉基層治理
  

6

3/31 放假(學術交流週)   

7

4/7 政府或研究機構參訪或專家主題演講或影片賞析
-海基會或其他機構單位參訪
時間依聯絡狀況彈性調整

8

4/14 第三篇 區域、經濟與城市化
區域與城市化發展
  

9

4/21 期中考試週(考試或學生報告及作業準備)   

10

4/28 第三篇 區域、經濟與城市化
地方政府與發展
  

11

5/5 第三篇 區域、經濟與城市化
市場轉型與社會不平等
  

12

5/12 政府或研究機構參訪或專家主題演講或影片賞析 時間依聯絡狀況彈性調整

13

5/19 第四篇 兩岸關係與政經社互動
台商投資與發展
  

14

5/26 第四篇 兩岸關係與政經社互動
兩岸婚姻與大陸配偶
  

15

6/2 學生報告及作業討論(一)   

16

6/9 學生報告及作業討論(二)   

17

6/16 學期考試   

18

6/23 課程複習及總結(彈性調整)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配分項目 Items 次數 Times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出席 30% 
考試或學期書面報告 40% 
分組作業及口頭報告 30% 
配分比率加總 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四(56) 三(56)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D0819 EMAIL:ccm@scu.edu.tw
聯絡電話 Tel:02-28819471*6322 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連絡電話 Tel EMAIL 其他 Others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十、學校教材上網、數位學習平台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學校數位學習平台 University’s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其他 Others: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