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 ||||||||||||||||||||||||||||||||||||||||||||||||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清代臺灣族群與地域社會史 (英文)THE HISTORY OF TAIWAN ETHNIC GROUPS AND LOCAL SOCIETY IN THE QING DYNASTY |
開課學期 Semester:110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歷史二 |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鄭螢憶 CHENG, YIN-YI | ||||||||||||||||||||||||||||||||||||||||||||||||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HI23401 |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 分組組別 Section: | ||||||||||||||||||||||||||||||||||||||||||||||
人數限制 Class Size:40 |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選 | 學分數 Credit(s):2 | ||||||||||||||||||||||||||||||||||||||||||||||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一34 |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1年02月21日12時59分 | |||||||||||||||||||||||||||||||||||||||||||||||
歷史學系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 ||||||||||||||||||||||||||||||||||||||||||||||||
|
||||||||||||||||||||||||||||||||||||||||||||||||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
||||||||||||||||||||||||||||||||||||||||||||||||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依照不同主題每周有指定閱讀文獻 新清史典範與族群認同 1. 羅友枝,〈再觀清代:論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收錄劉鳳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 何炳棣,〈捍衛漢化——駁羅友枝之《再觀清代》〉,收錄劉鳳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 王明珂,〈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1994),頁119-140。 4. 陳偉智,〈族群分類知識的形成:殖民地人類學與《臺灣蕃人事情》〉《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5. 林開世,〈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收於蕭阿勤、汪宏倫、丁仁傑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 閩粵省籍、福客方言群的網絡關係 1.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1994。 2.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社,1993。 3. 洪麗完,〈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臺灣文獻》,41:2(1990),頁63-93。 林正慧 ,〈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觀點〉,《國史館學術集刊》6(2003),頁4-60。 4. 陳麗華,〈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臺大歷史學報》48(2011),頁1-49。 5. 陳麗華,〈「消失」的族群?南臺灣屏東地區廣東福佬人的身分與認同〉,《臺灣史研究》20:1(2013),頁169-199。 邊區與族群關係 1. 柯志明,〈理性的國家與歷史的機遇:清代臺灣的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臺灣史研究》,6(2000),頁1-77。 2. 洪麗完,〈清代楠梓仙溪、荖濃溪中游之生、熟番族群關係(1760-1888):以「撫番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4:3(2007),頁1-71。 3. 洪麗完,〈從十九世紀臺灣中部平埔社群遷徙活動看熟番集體意識之發展〉,《新史學》,17:2(2006),頁91-160。 4. 詹素娟,〈傳說世界與族群關係──加禮宛人在花蓮地區的歷史與傳說(1825-1930)〉,《新史學》17(2006),頁1-42。 5. 詹素娟,〈雙重邊緣下的族群角色──以清末至日治初期宜蘭叭哩沙邊區的熟番為例〉,《臺灣文獻》56(2005),頁91-120。 地域社會論 1.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臺灣風物》68:3(2018),頁91-114。 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2005),頁182-242。 3. 林文凱,2009,〈清代族群史研究的回顧與檢討:以廣東、廣西、四川、雲貴等省與臺灣等邊疆墾區為主的比較〉,共23頁,發表於「台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以鳳山、頭前、中港及後龍四溪流域為範圍之跨學科研究」整合型計畫期末報告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客家學院:國立交通大學客家學院,2009-12-12 ~ 2009-12-13。 4. 吳學明,〈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 ── 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台灣史研究》,2:2(1995),頁5-52。 5. 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平埔研究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1. 山田賢 ,《移住民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會史研究》。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5。 2. 王世慶 ,〈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臺灣文獻》23:3(1972),頁3-38。 3.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2003。 4. 王泰升,〈臺灣法律史上的原住民族:作為特殊的人群、地域與法文化〉《臺大法學論叢》44:4(2015),頁1639-1704。 5.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內地化的解釋〉,《歷史月刊》107(1996),頁58-66。 6.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7. 李文良,〈從「客仔」到「義民」:清初南臺灣的移民開發與社會動亂(1680-1790)〉《歷史人類學學刊》5:2 (2007),頁1-38。 8. 李文良,〈清初入籍臺灣法規之政治過程及其歷史意義〉《臺大文史哲學報》67(2007),頁107-137。 9. 林文凱 ,〈清代族群史研究的回顧與檢討:以臺灣與廣東、四川、廣西、雲貴等邊疆墾區為主的比較〉,發表於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之「98年度 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2009年12月12日-13日。 10. 林正慧〈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觀點〉,《國史館學術集刊》6(2003),頁4-60。 11.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社,1993。 12. 林淑美,〈清初臺灣移住民社會と童試受驗問題〉,《史學雜誌》111:7(2002),頁60-142。 13. 林淑美,〈19世紀臺灣の閩粤械鬪からみ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東洋史研究》,68:4(2010),頁632-660。 14.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2008。 15. 邱正略,〈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1992。 16.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 —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未刊稿),1-16。 17.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33-11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18.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竹北:新竹縣文化局,2001。 19.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2005),頁182-242。 20.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的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21. 洪麗完,〈清代楠梓仙溪、荖濃溪中游之生、熟番族群關係(1760-1888):以「撫番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4:3(2007),頁1-71。 22. 洪麗完,〈嘉南平原沿山地區之族群關係:以「阿里山番租」為例〉,《臺灣史研究》,18:1(2011),頁41-101。 23. 洪麗完,〈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臺灣文獻》,41:2(1990),頁63-93。 24.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 25. 張 菼,〈清代臺灣分類械鬥頻繁之主因〉,《臺灣風物》24:4(1974),頁75-85。 26. 張 菼,〈臺灣反清事件的不同性質及其分類問題〉,《臺灣文獻》26:2、3(1975),頁83-102、4-13。 27. 陳孔立,〈清代台灣社會發展的模式問題—評「土著化」和「內地化」的爭論〉,《當代》30 (1988),頁61-75。 28.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1994。 29. 陳麗華,〈客家人的宗族建構與歷史記憶塑造:以臺灣六堆地區為例〉,《臺灣史研究》,17:4(2010),頁1-31。 30. 陳麗華,〈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 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臺大歷史學報》,48(2011),頁1-49。 31. 塚田誠之編,《民族の移動と文化の動態 ― 中国周縁地域の史と現在》。東京:風響社,2003。 32. 塚田誠之編,《流動する民族──中国南部の移住とエスニシティ》。東京:平凡社,2001。 33. 詹素娟,〈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6:4 (1995),頁127-163 34. 詹素娟,〈傳說世界與族群關係──加禮宛人在花蓮地區的歷史與傳說(1825-1930)〉,《新史學》17(2006),頁1-42。 35. 劉正剛,《東渡西進清代閩粵移民臺灣與四川的比較》。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36. 劉鳳雲、 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37. 鄭螢憶,〈通事制度、信仰與沿山邊區社會:清代吳鳳信仰的形成〉,《歷史人類學刊》12:2(2014),頁51-84。 38. 瀬川昌久,《族譜華南漢族の宗族・風水・移住》。東京:風響社,1996。 39.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點》,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40. Shepherd, John R.,《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41. Barth, Fredrik,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 Allen & Unwin,1969. | ||||||||||||||||||||||||||||||||||||||||||||||||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 ||||||||||||||||||||||||||||||||||||||||||||||||
本課程是以清代臺灣族群與地域社會史為主題,主旨是讓學生知悉「族群」、「地域社會」的界定,並掌握清代臺灣番、漢;閩、粵等多元族群關係下的地方社會歷史發展的特質。 | ||||||||||||||||||||||||||||||||||||||||||||||||
This course centers on Taiwanese ethnic groups and territorial social history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definition of “ethnic group” and “Local society,”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e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ulti-ethnic relations among aborigines, Han Chinese, Fujianese and Cantonese in Taiwa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 ||||||||||||||||||||||||||||||||||||||||||||||||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 ||||||||||||||||||||||||||||||||||||||||||||||||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本課程是以清代臺灣族群與地域社會史為主題,主旨是讓學生知悉「族群」、「地域社會」的界定,並掌握清代臺灣番、漢;閩、粵等多元族群關係下的地方社會歷史發展的特質。同時透過此歷史面向的臺灣地域史,進一步與當時清帝國統治的邊疆地區進行跨域比較,讓學生瞭解臺灣作為清帝國海疆,與帝國其他邊區,在官方治理、地域社會歷史發展等面向,具有某程度「共通性」與「特殊性」。 課程進行方式:每周由教師針對課程內容及相關議題,進行講解、分析與導引,其餘時間由學生進行「精讀」相關的原始史料、論文,並進行口頭報告與密集的課堂討論。 |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 ||||||||||||||||||||
| ||||||||||||||||||||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 ||||||||||||||||||||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與老師約時間 |
||||||||||||||||||||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 |||||
| |||||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 |||||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 |||||
一 單項成績不可零分 | |||||
十、學校教材上網、數位學習平台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 |||||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
|||||
學校數位學習平台 University’s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 |||||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 |||||
其他 Others: | |||||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