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檔案產生時間:2022/3/4 下午 08:01:40
本表如有異動,於4小時內自動更新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中國史(五)
(英文)HISTORY OF CHINA (V)
開課學期 Semester:110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歷史二
授課教師 Instructor:劉龍心 LIU, LONG-HSIN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HI12001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分組組別 Section:
人數限制 Class Size:70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必 學分數 Credit(s):3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二12  三34雙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1年01月03日10時47分
歷史學系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編號
Code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1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history.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實習(含實習心得發表、機構督導評分、學校督導評分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團隊參與
2運用圖書館資源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use library resource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實習(含實習心得發表、機構督導評分、學校督導評分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外文閱讀
》團隊參與
》人際實驗作業
》學習綜合表現
3閱讀與分析資料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read and analyze data.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4團體合作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cooperate in groups.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實習(含實習心得發表、機構督導評分、學校督導評分等)
》團隊參與
》人際實驗作業
》學習綜合表現
5口訪和田野調查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do oral interviews and fieldwork.
  
6批判思考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實習(含實習心得發表、機構督導評分、學校督導評分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7口語表達和書寫溝通的能力
The ability of 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習(含實習心得發表、機構督導評分、學校督導評分等)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8發揮文化創意的能力
The abilit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velopment.
  
9論文寫作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write theses.
  
10獨立研究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research independently.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1.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下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2.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上中下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3.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上下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4.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研究》(台北:里仁出版社,民國71年)。
5.張灝,《時代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
6.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香港: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1年)。
7.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下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1.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中譯本:柯文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又名:柯保安著,李榮泰等譯,《美國的近代中國史研究:回顧與前瞻》(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
2.卜正民(Timothy Brook)、若林正著,弘俠譯,《鴉片政權》(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3.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
4.孔飛力(Philip A. Kuhn)著,謝亮生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796-1864年的軍事化與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5.魏斐德(Wakeman E. Frederic)著,王小荷譯,《大門口的陌生人:1839-1861 年間華南的社會動亂》(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初版,2002年重印)。
6.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朱慶葆等譯,《太平天國》(上、下)(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7.周錫瑞(Joseph W. Esherick)著,張俊義、王棟譯,《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年)。8.周錫瑞(Joseph W. Esherick),楊慎之譯,《改良與革命──辛亥革命在兩湖》(台北:華世出版社,1986年)。
9.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53年)。
10.周策縱,《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
12.施純純,《革命抑反革命──蔣中正革命道路的起源》(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7年)。
13.蔣永敬,《鮑羅廷與武漢政權》(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3年)。
14.易勞逸(Lloyd E. Eastman)著,陳謙平、陳紅民等譯,《1927-1937年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流產的革命》(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
15.王克文,《汪精衛.國民黨.南京政權》(台北:國史館,2001年)。
16.傅虹霖,《張學良與西安事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17.陳永發,《延安的陰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18.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19.林桶法,《從接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區接收工作之檢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20.賴澤涵、馬若孟、魏萼合著,《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今日我們所處的環境,實深受百餘年來歷史變動的影響,不論物質生活乃至國家社會組織,「現代化」(modernization)既帶來進步與便利,同時也衍生出無窮的問題,是以知曉近代歷史的變動,無疑是認知現代社會的基礎。本課程為歷史學系的基礎課程之一,主要講授從19世紀中葉,也就是1840年以後的中國近現代史。課程主旨除講授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脈絡和史實之外,也將以課堂討論和閱讀的方式,帶領學生反思近代中國由帝制轉向共和之際所遭遇的種種課題,期使同學能跳脫過度單一的面向,以及革命史觀與現代化觀念的限制,以更多元的角度重新認識近代中國。
This course, dealt with the period of Modern China from around 1840 to 1949, is one of the required and elementary courses of Chinese History. It aims at indicating students to dispense with the influence of modernization theory, re-discovering modern China from more diverse perspectives and bringing a fresh and reflective idea on the issues and entanglement of the transition from imperial court to republican state. Students who enroll this course should study the selected readings before attend the weekly lectur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discussions in the class.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第一單元 導論:什麼是中國的「近代」(modern)?
第二單元 鴉片戰爭:打開帝國的大門
第三單元 內部動亂:太平天國
第四單元 西化競賽與甲午之戰
第五單元 救亡圖存:變法維新
第六單元 國家統合的想像:清末的立憲與革命
第七單元 失序的民國
第八單元 思想革命:五四與新文化運動
第九單元 革命再起:中國共產黨成立與國民黨改組
第十單元 北伐線上:從容共到清黨
第十一單元 抗日聯合統一戰線:從長征到西安事變
第十二單元 八年抗戰
第十三單元 接收與復員:國共內戰再起
第十四單元 「中國近代史」敘事的建構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配分項目 Items 次數 Times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100%1.平時成績:70%
本學期平時成績以單元作業、課堂表現與分組討論為憑。單元作業以分組成績計算,分組討論請同學務必參與,討論課當天如若缺席,該次成績以零分計算。作業請於指定時間繳交,逾時不受。
作業格式於網路學園公布,請同學按格式撰寫,不得遲交,逾期不受。本課程相當重視分組討論,各組同學請於課餘時間約定共同時間討論,如因疫情不便,也可透Ms-Teams討。作業如涉抄襲、盗拷網路、替同學代作、不聞不問等等非榮譽行為,該作業以零分計算,請同學切勿自誤。
病假以醫生證明為憑,於次週請假;事假、公假請於一週前告知,逾期不受。缺曠課若無事先請假,累計至全學期點名次數1/3以上(含)者,期末考扣考。遲到、早退兩次,以一次曠課計。
2.期末考/期末報告:30%
配分比率加總 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星期二 10:00-12:00
星期三 12:00-14:00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教師研究二大樓Q113室 EMAIL:ophelia@scu.edu.tw
聯絡電話 Tel:6198 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連絡電話 Tel EMAIL 其他 Others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十、學校教材上網、數位學習平台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學校數位學習平台 University’s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其他 Others: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