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檔案產生時間:2022/3/4 下午 08:05:03
本表如有異動,於4小時內自動更新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三國志》與《三國志演義》
(英文)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開課學期 Semester:110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中二A
授課教師 Instructor:林盈翔 LIN, YIN-HSIANG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CN14201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全 分組組別 Section:
人數限制 Class Size:52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選 學分數 Credit(s):2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一34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1年01月10日14時22分
中國文學系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編號
Code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1積極進取之能力
Proactive ability.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學習綜合表現
2回饋社會之能力
Contribution to community.
》學習綜合表現
3分辨是非之能力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學習綜合表現
4文史閱讀之能力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ading.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學習綜合表現
5實務應用之能力
Actual practice.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學習綜合表現
6文學創作之能力
Literature creation.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學習綜合表現
7思辯與論證之能力
Speculation and argumentation.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學習綜合表現
8關懷與探究人文之能力
Concerning and exploring humanities.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學習綜合表現
9領導與組織之能力
Leadership and organize ability.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學習綜合表現
10文化創意與傳播之能力
Culture originality and disseminate.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學習綜合表現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7。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一、原典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7。
盧弼:《三國志集解》,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明‧羅貫中:《明弘治版三國志通俗演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
明‧羅貫中原著,明‧李贄評:《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
明‧羅貫中原著,清‧毛宗崗評訂:《毛宗崗批評三國演義》,濟南:齊魯書社,1991。
明‧羅貫中原著,吳小林校注:《三國演義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

二、研究專書
王文進:《裴松之《三國志注》新論──三國史的解構與重建》,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7。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李純蛟:《三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
沈伯俊:《三國演義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吳金華:《三國志校詁》,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周建渝:《多重視野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馬植傑:《三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2011。
張大可:《三國史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3。
張大可:《三國人物新傳》,北京:華文出版社,2003。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
黃俊傑:《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
陳翔華:《三國志演義縱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
楊耀坤,伍野春著:《陳壽、裴松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十二講》,香港:三聯書店,2006。
楊義:《中國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7。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鄭鐵生:《三國演義敘事藝術》,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
劉咸炘:《四史知意‧三國志知意》,臺北:鼎文書局,1976。
劉世德:《話三國》,北京:中華書局,2007。
劉向軍:《三國演義的哲學藝術》,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繆鉞:《《三國志》與陳壽研究》,《繆鉞全集》第四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日〕中川諭著,林妙燕譯:《《三國志演義》版本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金文京著,林美琪譯:《三國志的世界:東漢與三國時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8。
﹝英﹞魏安:《三國演義版本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講演:《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美﹞海登‧懷特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1.能以史傳文學的角度,解析詮釋《三國志》。
2.能以小說美學的角度,解析詮釋《三國志演義》。
3.熟讀《三國志》與《三國志演義》,並以此為試金石,進一步掌握文史之間的辯證關係。
1.Capabiliti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2.Capabiliti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ctional aesthetics.
3.Ability to master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陳壽《三國志》名列傳統史學著作冠冕之「四史」,其重要性自是不言可喻。《三國志》問世百餘年後,裴松之為其作注,蒐羅大量聲口相異的史料,進一步增添了是書可讀性。而到了明清之時,《三國志演義》大為流行,其中又以毛綸、毛宗崗父子的修訂最為善本。時至今日,「三國」以各種形式深深澱積在華人文化的血脈之中,甚而進一步對世界文化產生影響。本課程設定各式三國主題,帶領同學出入文史的邊界,往來於《三國志》與《三國志演義》兩大經典鉅著之間。望能藉由此一課程,讓同學能感受「三國」的萬種風華,與蘊含其中的人文智慧。最後由博學乃至篤行,讓古文經典與當代社會呼應,並落實於自身的生命之中。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日期 Date 課程內容 Content 備註 Note

1

2/21 五虎將的並稱結構   

2

2/28 228紀念日   

3

3/7 五虎將的並稱結構   

4

3/14 關羽與關聖帝君   

5

3/21 關羽與關聖帝君   

6

3/28 關羽與關聖帝君   

7

4/4 春假   

8

4/11 關羽與關聖帝君   

9

4/18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10

4/25 三國女性書寫   

11

5/2 三國女性書寫   

12

5/9 亂世奸雄──曹操如何變壞?
  

13

5/16 亂世奸雄──曹操如何變壞?   

14

5/23 亂世奸雄──曹操如何變壞?   

15

5/30 三國後日談   

16

6/6 三國後日談   

17

6/13 端午節   

18

6/20 期末考周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配分項目 Items 次數 Times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課堂報告120% 
期末個人報告130% 
平時小考420% 
平時考核 30% 
配分比率加總 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星期五56節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Q219 EMAIL:berserker0720@gmail.com
聯絡電話 Tel:校內分機6153 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連絡電話 Tel EMAIL 其他 Others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史記、章回小說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十、學校教材上網、數位學習平台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學校數位學習平台 University’s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其他 Others: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
課程進度依實際授課情形、同學反應調整,然皆不離經典文本之浸潤、研析與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