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文學與傳播
(英文)LITERATURE AND DISSEMINATION |
開課學期 Semester:110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中二A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連文萍 LIEN, WIN-PING
|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CN13401 |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
分組組別 Section: |
人數限制 Class Size:60 |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選 |
學分數 Credit(s):2 |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二34 |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1年01月07日12時01分 |
中國文學系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
編號 Code |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
1 | 積極進取之能力 Proactive ability. | ● |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其他(課後習作)
| 2 | 回饋社會之能力 Contribution to community. | ● |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團隊參與 》人際實驗作業 》學習綜合表現
| 3 | 分辨是非之能力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 ● |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 4 | 文史閱讀之能力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ading.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 5 | 實務應用之能力 Actual practice.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團隊參與 》人際實驗作業 》學習綜合表現
| 6 | 文學創作之能力 Literature creation.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學習綜合表現 》其他(課後習作)
| 7 | 思辯與論證之能力 Speculation and argumentation.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團隊參與 》學習綜合表現
| 8 | 關懷與探究人文之能力 Concerning and exploring humanities. |   |   | 9 | 領導與組織之能力 Leadership and organize ability.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團隊參與 》人際實驗作業 》學習綜合表現 》方案需求評估
| 10 | 文化創意與傳播之能力 Culture originality and disseminate.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團隊參與 》人際實驗作業 》方案需求評估
|
|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三民1993) 以及課堂講義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桂冠1989) 王兆鵬等編《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中華2006)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學生1995) 劉漢初等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洪葉2004)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麥田2001) 須文蔚《臺灣文學傳播論》(二魚2009)
|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
本課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同學了解文學傳播的基礎理論與研究方法,開展較新、較寬廣的視野,並能將理論與文學書寫結合,開展文學傳播研究,或實際創作並傳播文學作品。 |
We expect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how to use the correct new terms to express, describe and write down what they see through this course! |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
日期 Date |
課程內容 Content |
備註 Note |
1 |
2/22 |
介紹課程--傳播意識與大學生有何關係?大學時代要留下作品嗎? |
  |
2 |
3/1 |
老派理論與創新思維--我的傳播意識強不強? |
  |
3 |
3/8 |
語文傳播與非語文傳播--人類的傳播行為很有趣 |
  |
4 |
3/15 |
傳播者與守門人--古人如何傳播文學作品?經典永遠會是經典嗎? |
  |
5 |
3/22 |
世代、班底與讀者期待--文學書寫不只是一個人的事,創作時該考慮市場嗎? |
  |
6 |
3/29 |
傳播的通道--傳佈、行銷與轉換 |
  |
7 |
4/5 |
東吳學術週 |
  |
8 |
4/12 |
傳播的內容--文字、圖像、聲音、肢體等等 |
  |
9 |
4/19 |
受眾的接受--了解讀者的閱讀與觀看,市場是什麼樣子? |
  |
10 |
4/26 |
傳播的效果與影響--迅捷的、功利的、真誠的、自我的、大眾的‧‧‧‧‧‧ |
  |
11 |
5/3 |
我的傳播--文學傳播理論如何應用?創發新的文學書寫? |
  |
12 |
5/10 |
我的傳播--文學傳播如何研究?寫一篇小論文? |
  |
13 |
5/17 |
企畫案--發想企畫我的文學作品或傳播研究 |
  |
14 |
5/24 |
聲音與文學傳播 |
  |
15 |
5/31 |
圖像與文學傳播 |
  |
16 |
6/7 |
網路與文學傳播 |
  |
17 |
6/14 |
期末考(分享我的文學傳播作品) |
  |
18 |
6/21 |
彈性教學(分享我的文學傳播作品) |
  |
|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
配分項目 Items |
次數 Times |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
出席 | | 10% | 出席及課堂討論表現 | 期中企畫 | | 30% | 企畫案(我的文學書寫) 或研究計畫(我的文學傳播小論文) --請依照興趣與志向任擇其一 | 學末報告 | | 60% | 發表文學書寫作品或研究小論文 |
配分比率加總 |
100% |
|
|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週二第7、8節
|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Q203研究室 |
EMAIL:ping@scu.edu.tw |
聯絡電話 Tel:28819471轉6165 |
其他 Others: |
|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
連絡電話 Tel |
EMAIL |
其他 Others |
|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
|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
|
十、學校教材上網、數位學習平台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
學校數位學習平台 University’s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
其他 Others: |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 |
|